![]() ![]() |
呼吸道传染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这份防护指南助您健康过冬!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广州疾控i健康微信公众号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14 9:04:3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报告显示:目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 1鼻病毒感染在流行期波动; 2流感病毒阳性率近期上升趋势明显; 3 0~4岁病例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14岁及以下病例中人偏肺病毒阳性率近期呈波动上升趋势,北方省份上升趋势更明显; 4北方省份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波动下降,南方省份肺炎支原体感染仍处于较低水平,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受影响的人群是5~14岁学龄儿童; 5腺病毒感染在一定水平波动; 6新型冠状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 接下来我们就介绍几种 近期需要重点关注的呼吸道病原体。 ↓↓↓ 01鼻病毒 ◆ 是导致人们普通感冒常见的病毒,以初秋和春季流行为主,因型别众多,极易引起反复感染。 ◆ 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儿童、老年人。 ◆ 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医院等地方极易引起流行。 主要症状▼ ◆ 人感染鼻病毒后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发热或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注意: 1.婴幼儿或患有基础疾病的儿童感染后也可能导致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2.鼻病毒感染也是导致儿童哮喘、喘息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3.老年人感染后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死亡。 4.鼻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痊愈、无需特殊治疗,作为一种病毒性疾病,不建议服用抗生素。 02人腺病毒 ◆ 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具有较强的环境生存能力和传播能力,在人群密集、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可引起暴发。 ◆ 通过呼吸道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粪-口途径及水体传播。 ◆ 6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学龄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主要症状▼ 1.呼吸道感染:以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引起感冒样症状,典型的表现包括咳嗽、咽痛和发热等。 2.眼部感染:可引起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咽结膜热等多种眼部疾病。 3.胃肠道症状:少数型别感染可引起胃肠炎,感染者出现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 感染了人腺病毒,症状轻微者尽量居家休息,减少外出。一旦症状加重,如出现持续高热、心慌、气促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 目前,国内外尚无可供普通人群使用的人腺病毒疫苗。 03流感病毒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个型别,其中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会出现每年的季节性流行。 ◆ 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可发生聚集性疫情。 ◆ 全人群普遍易感。 注意: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主要症状▼ 潜伏期为1-4天,一般表现急性起病,患者常会出现发热、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呼吸道症状主要为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减轻和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04人副流感病毒 ◆ 是引起婴幼儿和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 容易在幼儿园、家庭、医院等封闭场所传播。 ◆ 潜伏期3~6天,通常具有自限性。 主要症状▼ 主要引起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通常伴有发热症状。 注意:人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是完全不同的病毒,接种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副流感病毒感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