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 [内科其他][图文]陆曙自拟参芪养心汤 |
![]() | [产业]2020年巨亏近180亿!国资 |
![]() | [医药]全国医师证照电子化加速! |
![]() | [产业][图文]资本大鳄狂投中国医 |
![]() | [医药]两会观察:一图了解医药卫 |
![]() | [医药]政府工作报告中卫生健康工 |
![]() | [医药]3名医生被通报!医保监管 |
![]() | [社会][组图]6岁女孩去世捐器官 |
文章导读:甘 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
【药 名】:甘草
【拼 音】:GANCAO
【英文名】:Liquoric Roo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
【功 效】: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主 治】: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厥;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⑤《珍珠囊》:“补血,养胃。”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降火止痛。”⑧ 《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性味归经】:甘,平。①《本经》:“味甘,平。”②《别录》:“无毒。”③《本草衍义》:“微凉。”④ 《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温。”
入脾、胃、肺经。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心、脾二经。”③《本草通玄》:“入脾、胃。”④《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用药忌宜】:《医学入门》:痢疾初作,不可用。《药品化义》: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本草正》: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术、干漆、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配芍药,滋阴养血,缓急止痛;配滑石,清热暑,利水和中;配乌梅,生津止渴。
【别 名】:美草、蜜甘(《本经》)、蜜草、蕗草(《别录》)、国老(陶弘景)、灵通(《记事珠》)、粉草(《群芳谱》)、甜草(《中国药植志》)、甜根子(《中药志》)、棒草(《黑龙江中药》)
【处方名】:甘草、生草、粉草、粉甘草、生甘草、炙草、炙甘草、草梢、甘草梢、生草梢等
处方中写甘草、生草指生甘草,为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偏于清热解毒。
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偏于润肺和中。草梢、甘草梢、生草梢均为甘草根的末梢或细根,洗净,切小段入药者。偏于清热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