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 [中医]三部门发文:深化医教协同, |
![]() | [中医]四川发布儿童肺炎支原体肺 |
![]() | [名家医案]夏洪生教授治咳经验 |
![]() | [疾病预防]男子每天三顿腌制品确诊胃 |
![]() | [疾病预防][图文]肺部CT报告中有些“ |
![]() | [社会][组图]女子转卖父母生前处 |
![]() | [调查][图文]医院院长被举报涉嫌 |
![]() | [疾病预防]西医治疗妇科疾病方法多 |
![]() | [新知]研究发现血型与疾病的发生 |
文章导读:王化猛,1963年出生,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立医院涡阳分院(涡阳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师承于国医大师徐经 世,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等。主编或参编《中医本草之韵》《走近亳州名医》《徐经 世内科临证精华》等著作。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慢性肝病、疑难杂症等。 |
组成:白芥子30g,清半夏12g,胆南星10g,炒枳实12g,化橘红10g,茯苓30g,生姜6g,甘草6g。
功能:化痰降浊,行气消脂。
主治:高脂血症、脂肪肝之痰浊凝滞证。症见形体丰满,喜静少动,素嗜肥甘,头昏脑重或右胁不适,胸脘痞闷,肢麻身重,恶心欲吐,苔腻,脉弦滑或沉。
用法:每日1剂,常法煎服。服药期间注意加强运动,低脂、低盐饮食。
方解:遵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故重用白芥子搜剔内外痰结、行气导痰,半夏、南星辛温性燥而燥湿化痰,共为君药;橘红、枳实理气燥湿,散结化浊,使气顺痰消,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生姜温脾,脾旺则痰无由生,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化痰降浊、行气消脂之功。
加减运用:如兼湿热,见头昏脑涨,或胁肋胀痛,心烦口苦,口渴不引饮,尿黄、便秘或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加炒黄连6g、姜竹茹20g;如兼血瘀,见形体丰腴,胸闷刺痛,头晕纳呆,舌淡胖苔薄白腻,或舌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滑或脉弦细,加丹参20g、蒲黄10g(包);如兼阳亢,见性情急躁,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头痛脑涨,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数,加草决明15g、石决明15g(先煎)、夏枯草10g;如兼阴亏,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健忘,心烦,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舌红少苔或花剥苔,脉虚细数,加熟地黄10g、枸杞子15g;如兼脾虚,见形体肥胖,嗜睡头晕,神疲乏力,四肢酸重,呕恶纳呆,胸闷脘痞,舌淡苔白腻,脉濡细,或形寒肢冷,泄泻,舌体胖大有齿痕,苔水滑,脉沉细,加用白术20g、绞股蓝15g。(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殷紫苇整理)
|